編輯單位:廣州德立游艇碼頭工程有限公司
編輯日期:2016-07-04
生態旅游是本世紀最富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一種旅游形式,也是促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。我國生態旅游發展如火如荼,取得了很好的社會、經濟效益。
其中,濕地公園已成為深受游客歡迎的生態旅游目的地之一,濕地公園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,它的出現啟發和推動了自然保護事業的興起和發展,不僅創造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種新形式,同時也引發了一場世界性的國家濕地公園運動。
濕地生態浮橋在盡量不破壞濕地自然棲息地的基礎上,將生態保護、生態旅游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,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,繪就了一幅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美畫卷,正成為游客暢想綠色生活的新空間,成為美麗濕地建設的新亮點,最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。
廣州德立游艇碼頭工程有限公司濕地浮橋設計和建造成績顯著,走在全國前列。尤其是深圳東部華僑城茶溪谷濕地公園景觀浮橋的建設經驗,為全國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成功范例。其公益性開放與市場化運營的實踐,成為國內浮橋企業爭相觀摩學習的焦點。
◆濕地浮橋的設計
1. 方案設計
根據概念性規劃提出工程設計方向。
2. 初步設計
根據方案提出具體的節點解決方案。
3. 施工圖設計
根據初步設計制造詳細的施工圖。
4. 專項設計
獨立的工程單體/單項設計。
◆濕地浮橋的建造
依據完整的施工圖設計文件,對浮橋的項目實施進行組織、協調,通過科學的工藝、措施加速項目進程,早日投入使用。
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, 我國濕地面積不斷減少、生態功能不斷退化、生物多樣性銳減,濕地生態系統面臨極大威脅,形勢十分嚴峻。
有序推進濕地公園保護性開發,在規劃和開發建設過程中,要始終把保護擺在首位,主要是保護水源水體、周邊山體林地、林地植被、野生動植物和人文古跡。在此基礎上,科學設計浮橋,研究適度開發,發揮濕地公園和水利風景區的生態效應、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,是德立人的共同使命。